“企业规模小、资本存量较少、研发能力很弱、管理水平较低、资源消耗大和企业效率较低是影响我国制造业较慢发展的六大问题。”这是知名管理*、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金达仁日前在2007年微软公司行业方案大学论坛上公开发表的观点。*新的统计数据表明,制造业仍居于我国工业主导地位,生产型企业占到工业企业数量的91.6%、主营业务收益的86.8%、利润的73.1%。
然而通过纵向较为分析,金达仁指出,我国制造业与西方工业国家比起仍不存在相当大差距,主要展现出在以下几方面:首先,2004年,世界500强劲名列前12位的企业,销售收入为24028亿美元,而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仅有为187815亿元。2005年中国500强劲的销售收入、资产总量和利润分别占到世界500强劲的8.4%、7.0%和6%。
此外,从1978年到2004年,外商总计在中国投资总额为5621亿美元,而同期中国企业总计对外必要投资仅有为370亿美元。这些数据的背后,实质上就是制造业的规模、资本和研发问题,以及公司管理结构、竞争战略、产业链资源整合和全球化等深层次问题。其次,长期以来,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较为脆弱,研发投放较少,创新能力显著严重不足。
2005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劲的平均值研发投放为1.9亿元,只占到企业主营业务收益的1.88%。而同期西方工业国家企业的研发投放则占到主营业务收益的5%~8%,有的甚至高达18%~25%。
由于缺乏享有自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目前我国轿车和IT等市场的中高端产品基本上被国外企业独占。不难想像,这种状况不致影响我国制造业的较慢发展。*后,我国企业管理粗犷、资源消耗大和效率较低的问题仍然*引人注目。在企业管理方面,集中于展现出在多数企业的公司管理结构不完备;战略目标不明晰;业务模式与业务流程不尽科学合理;管理基础劣和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等方面。
在企业效率方面,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.2%,与美国、日本和德国比起分别较低23%、22%和11.7%。而生产率、劳动力市场、金融效率、管理实践中和全球化影响等关键要素与国外比起都有相当大差距,有一点企业深思。
本文来源:亚搏手机版app下载体育官网-www.aszykt.com